首先是站在更高的层次来看每个教师的发展。从课堂改革到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课堂的改革有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和学业评价。在这些方面虽然有些我们私立学校做不到,比如课外学习到课内消化、微课、微视频、微课课程、分层走班,但是听了讲座以后,我觉得以后在自己的教学中可以借鉴一些东西。
比如利用有限的课外时间可以布置一些新科前的学案导学内容,帮助学生思考、自主学习,这样可以在有限的45分钟里除了完成课堂重难点之外可以这对中考题目当堂掌握,学习对知识点的应用。对于课堂的小组学习的安排,我以后也要尽量做到。要认真的把我的课堂作为一个学生掌握知识点的载体,并且让学生喜欢我的课。这样学习的效果会事半功倍。
然后是教学方式的再取舍和改进。要改掉纯粹的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提倡接受与体验到在研究和发现中学习的学习方式。我们科学其实是包含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的一门综合课程,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每节课根据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模式。我觉得作为这样的一门课程,不管是怎么样的课程都要具备这样几个要点:①关注学生的自主意识,是要做到让学生想学想知道,想去研究;②建立有效的学习小组;③有合作和交流的过程④有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积极的感情交融,影响学生的价值观⑤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一点对于初一新生尤为重要,到了初三老师教学就会变得轻松,学生的自学能力也会比较强。⑥教学环节最好变为:情景导入→提出问题→探究过程→反思→得出结论→能力提高。对于以上这些要点要在每节课都呈现出来确实要做一番精心的备课和准备工作。对于我自己而言平时并没有都做到,以后要积极改进,精心备课,讲、思考、探究、练习、反思都要包含在课堂之间,还有情感交流。
接着是课堂细节的把握。虽然每个老师的性格不同,上课风格不一样,但是在课堂上有些小毛病自己以后还是得改改。比如虽然上课的“激情”我是有的,但是“话太多”。不同的课型也有不同的侧重点,对于我这样带毕业班经验不足的年轻老师尤其要花心思。就拿复习课为例:①要体现四个功能:梳理、主干、补缺、拓展(综合应用和迁移)。②平时对作业批改中学生爱错的知识点做记载,复习课时专门加强补充。③课题主干可以采用点到线的模式,如练一个题目回忆一个知识点,连几个题目回忆几个知识点,然后再把知识串联起来总结一下。当然也可以采用从面到点的方式。④分层教学,关注有效落实和方法优化。这个是我今年最头痛的问题之一,因为我班的特殊性,层次很开,要关注每个层次学生的掌握操作起来非常困难,一种题目要尽量设计多种方法,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可以掌握一种或者多种做法,让学生去取舍。⑤复习课一定要准备学案。我平时对这个做得不是很到位,主要是利用复习资料的知识要点填空来进行知识点回忆。这个材料我今后得着手准备了。
然后是教学常规的落实。重视“三段备课”“三层备课”和“三次备课”,以及作业批改。这对于我这样的年轻教师的成长是必不可少的。对于个人而言有,“三段备课”是学期备课、单元备课和超周备课,然后“三次备课”是课前备课、课堂应变和课后反思。课后反思我自己经常有,比如上完课后我经常反思,但是没有及时写在备课本中,对以后再上这堂课时,没有做到最大程度的改进。科学作业量比较大,作业批改以后尽量做到一些好的题目当天批,当天讲,当天改,学习蔡老师的批改作业的要求,强调每天的知识点尽量每天落实到位。
最后应该就是教学学习材料的积累了。经过这么几年下来的教学经验,我这已经积累了一部分题目。对于学生爱错的地方我也准备了相关练习材料,但是资料是要及时更新和补充的。我们使用的课本又换了新的版式,随即带来的是很多资料必须重新划分,分块。这方面我也确实做得不够好,目前我常利用节假日的时间把我的资料进行整合、更新、补充。在这个过程里,我发现对于自己能力的提高非常有效果,对于带新一届的学生也是非常有帮助的。这一点我也必须坚持下去,积少成多。
以上就是我听这次演讲做的一些思考和今后准备做的一些改进。
对于学校层面的东西我作为个人不能做出什么决断或者计划,在此我就提提个人的不成熟的看法。